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

港底情懷-大溪厝

歷史概要

1.1 開墾由來
大溪厝以前居民約700多戶,而後紛紛向外發展,現約只剩400多戶,古時,村名叫范家厝,據說是漳州府庵后久保坑現僅存范欽章ㄧ家,范姓先來開墾之故,但迄無證據,只是到了明治時代(約1872年),全村僅剩一戶范姓人家,後來黃氏、陳氏、賴氏三大家族人口慢慢增加,里內現以賴氏為最大宗族,成為大溪厝重要的成員。
1.2 名稱由來
至於「大溪厝」之名,有人說是因為康熙47年(1708年)興築大溪厝陂才有「大溪厝」的稱謂出現;或說大溪厝地名是因開墾者很多,而有「大家的厝」之稱呼,而後流傳為「大家厝」(「大溪厝」---台語),便一直使用到現在。


1.3 大姓宗祠研討
因為里內現以賴氏為最大宗族,嘉義市名人首任民選市長賴淵平先生是大溪厝賴家後代、張文英市長也是大溪厝賴家的媳婦,所以,賴姓在此有其重要地位,以下就來探討賴氏宗祠:賴氏祖先是由漳州府平和縣移居來台,由於早年祖產繼承糾紛,以致宗祠缺少管理。宗祠內之主廳供奉有十多個祖宗牌位,一般宗祠較少看見這麼多牌位,保存的牌位多象徵家族繁衍子孫多。
賴氏兩座宗祠年代約80年,頂公為大老婆所有;下公為小老婆所有,兩棟建築各有特色。賴氏祖先娶兩房,大房沒有生育,過繼二房的兒子,頂公祠屬於大房所有,下公祠則屬於二房,相傳二十三代,而以往每逢元宵節,子孫會齊聚頂公祠「吃公」,聚餐聯誼。

頂公座落於嘉義市大溪厝94號,
因年代久遠,子孫多已離鄉背井出外打拼,更顯得宗祠孤單寥落,且日積月累乏人照料,更顯得破落,從外觀是一進式三開間、一護龍的傳統建築;屋頂形式為燕尾屋脊,屋面為紅板瓦片,主架構為磚、木結構,內部雕刻精美,足以顯示出大戶人家的氣派,只可惜未能善加維護,重要物品早已被小偷偷個精光了,據住於旁邊賴姓75歲老先生口述,基地旁的小房子已不堪使用,又加上四、五年前刮颱風,夜裡宗祠珍貴的雕刻品、祭拜用的上桌等都不見了,現在只剩下他早晚向宗祠點香祭拜了。

下公則座落於嘉義市大溪厝161號。
但現在下公也是一進式三開間的傳統建築,屋頂是馬背形式,同樣有精美雕刻,多了八角窗的特色,但宗祠內的重要祭器也遭小偷光顧,早已無存。
只是下公比頂公來得有人氣,平常出入的人多,基地位置好,廣場較寬敞,大溪厝幼稚園及開票所也設在旁邊,且有各種活動也在此舉行:如媽媽土風舞表演。而下公後代為了能保存宗祠,故有整修宗祠,然而礙於經費不足,只能稍加整理,勉強延長使用年限,所以,還是需要相關單位注意,才不失前嘉義市長賴淵平贈送「尊祖敬宗」的意義。

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

頂笨仔 - 一個以竹為本的社區

以竹為本的社區


笨箕湖在日治時期的地圖上就有著頂笨仔聚落的地名,地處北回歸線上下三十公里軸線,海拔一千公尺左右。某個早晨我們走訪地形酷似畚箕的頂笨仔,在通往奮起湖車站的古道,居高臨下,可清楚的溜覽這個早期因交通封閉的聚落,完全就地取材,以石頭、竹木材建構家園。從28戶建築的田調過程,每個存在的建築印記、生活語彙,鮮活的一一呈現眼前。在柑仔宅28號洪添主老先生家護龍的通舖底下掀出屬一、二鄰共有的二十桌份的碗盤組,印證其實有人的開始就有社區的互動和關心,「社區營造」祇是新近流行的名詞罷了。
經濟主宰著聚落的興衰,文化、環境關係著種族的永續綿延。唯有立足自己的土地,回溯歷史的原點,從傳統產業的再出發去思考下一個未來。1740年劉家先祖文科公遷台定居大湖,在一百五十年前落腳頂笨仔以竹為本,採筍、造紙,營林,曾經盛極一時,這個族群已徹底忘了自己的客家血緣,惟從日常生活和用語找到脈落。讓我們一起順著祖先的足跡、回想產業的更替,慢慢的拼湊出被我們遺忘的歷史區塊
以下是找出部分的社區產業和未來:
1、墘仔寮橋的溯源找到墘仔寮是鹼子寮的誤音,由鹼子寮而發現有製鹼的產業,而鹼是用來日常生活需要,如鹼粽及溶解仙草葉脈增加濃度、、、等用途。
2、高山茶葉競爭激烈,夏、秋茶價格不敷本成本,所以大部分放棄採收,相當可惜。所以提出回溯葉脈成長條件不同,而應該以不同的烘培火候及揉捻技巧,製成頂級的重培茶葉。經過綠野仙蹤劉姓夫婦試做成功且已銷售了兩百餘斤,這對社區產業是一件相當受鼓勵的經驗,也因此延伸出四季茶的概念。
3、梅子是社區另一件相當優勢的產業,脆梅深受大眾的喜愛,惟久放口感不佳過於甜膩,團隊提出經驗已成功的製成酸甜稍帶點杏仁苦味的最佳口感,可久放而延長脆梅的銷售期程。九號能福叔的梅醬更是頂級,適當的包裝可使它更具賣相。
4、白色為主,少量粉色間雜桃紅的杏花樹群,可點亮及呈現這個以石頭型塑的社區更顯優雅,同時杏果、杏乾可為社區帶來另一新興的產業,我们春節邀集28戶外出兒女回來,一起種下350棵杏果,相約來年再續。往後舉凡結婚、生子,會分別種下白、粉花色,特殊喜訊以大紅為主。懷念親人則以銘心刻骨的九州梅花紀念。讓紫籐、杜鵑在交接的季節亮眼點綴社區 。
5、台灣百合的繁延環境與金針花相同,因此有百合就可找到金針。太麻里多數金針農的原鄉就是頂笨社區,到處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和早期的生產工具。因此金針和百合可以改造地景外,更可重新給於這兩種傳統產業不同的詮釋。(百合的球根可食用也具療效,金針可食用,根株亦可藥用)
6、整個地景的規劃,以四季分明的本土樹種點綴,比如春梅、桃杏過後油桐登場,原生欒樹則在八、九、十月獨領風騷,由粉黃轉紅而咖啡的多變色彩,花期是平地的兩倍,色彩飽和。而深秋則有金裡透紅的柿子一粒粒粧點著天際樹梢,有如音符般的跳躍,述說著豐收的喜悅。柿餅係系列產品已有成果,比番路的香Q,有待開發。冬季裡,讓墘仔寮橋邊,小葉櫸木林的橘紅樹葉,溫暖遊客寒意。
7、社區以竹為本,早期發展竹業,如今仍完整的留下產業相關的器具。高海拔的轎篙仔桶筍是社區另一項具特色的產業,因加工特殊仍保留鮮綠,嘉義名店-竹林樓買斷整個貨源,計劃輔導成立完整的產銷系統。
8、系列的產品由團隊進行資源整合和包裝定調,相信深入的找出社區特有文化論述和包裝語彙後,這個以竹子、石頭代言的社區方可立於不敗之地。
9、五月上旬一到晚上,螢火蟲整片山野飛舞非常壯觀,我們認為常態才是生態,當被指定為民宿區而讓這個社區民眾高興時,耽心的是看不到完整的配套思考,小小28戶社區,能容納多少人,多少車輛。水的供給是否夠用,又汙排水及大量的垃圾如何處理等等,這些都是迫在眼前的問題。(劉能福先生願提供土地停車)。
10、28戶以石頭、木材和竹子為建材多數已算歷史建築,甚至於可列為古蹟。921地震整個聚落基礎仍然完好,唯可惜的是屋頂全毀,換上不協調的鐵皮屋頂。如果能爭取經費換回銀色灰瓦,整個社區當可算特具風格的歷史建築群。
11、一百五十年來,因早期交通封閉,因而完整的留下特殊的風土民情和生活器具。社區被定為民宿區,但整個先期的配套規劃並未看到開發以後如何能夠保留原有特色,是社區面臨思考的課題。

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

道將圳 源起


從魚寮遺址上溯至道將圳源頭-八掌溪,「西來的移民源流」從明鄭以降一直影響區域的聚落發展,遠及2000〜4500年前的魚寮、白鴿厝、南新、柴頭港等遺址的平埔住民與「諸羅山社」的出現,到近400年以來,這個區域移民莫不由西登陸再延著水系形成聚落發展。
2003年以來,持續探討影響此區域最重要水圳-道將圳的聚落文明。諸羅古圳開發320年,確是存在著各時期豐富多元的語彙。往東襟般綿延至玉山的自然林相裡,點綴著兩顆生命藍寶石-「蘭潭」與「仁義潭」水庫。左、右則有「八掌溪」與「牛稠溪」滋潤養護著這片肥沃平原。這個聚集27萬人口的城市,更因北回歸線的影響,使人文、環境、生態、產業能夠獨具特色。然高鐵通車後城鄉的解構效應,反而使這個區塊顯現最具多層次的空間特質。面對高鐵聯絡大道西南面的道將圳水系,須要透過深入的調查研究,期能更完整呈現古圳的聚落人文與產業發展。
大溪厝因有長三公里,寬廣的「港底」水道連結「柴頭港陂」與14公頃的篦麻腳埤而名「大溪厝」,它由早期的八個聚落形成,仍留有六口取水用井。灌溉水質因受市區家庭廢水的污染,而使肥沃的農田面臨發展危機。「頂公厝」土地產權訴訟,使得七十餘年的精緻的木構建築面臨拆除危機。
「柴頭港」因為有遺址的發現而證明更早平埔族群的社群活動,幾次機場的擴建影響聚落遷徙,「港坪」花卉特區深具特色但並未能形成觀光資源。從這一帶待發掘的人文軼事或許可以理出重新建構的語彙。「劉厝」雖然幾次社造活動的執行,但並未與水圳發展連結?又為何未以開發最早的陳家為名?榕樹公四百年來見證那些更迭?而這些歷史的還原到底對社區往後的規劃會有何益? 「湖內里」臨近「八掌溪」以永欽橋溝通78東西快速道路,自古依此過溪「半月中庄」南往府城,又南靖糖鐵與中油鐵道在軍事能源的發展,百餘年來曾經辦演倚重的腳色。聚落面臨區段征收,溯溪伸展至「興安」是未開發的處女地。關鍵的聚落資源調查相當重要。本計畫希望能詳實記錄本市道將圳聚落的發展與城市的關係,並針對聚落人文提出深入的調查報告,並以全案的成果資料建議提出申請台灣重要文化景觀。

魚寮遺址

魚寮溯源計畫

古圳 遺址 客家聚落的歷史向度
「道將圳」的開發距今321年,灌概面積從3640餘公頃到現在仍有1340餘公頃的農作賴以滋潤。全圳總長97公里,早期為本市埤麻腳庄陳日新、游立天等人聚資萬兩,引八掌溪水灌概農田,惜因資金不足停滯,幸賴道台(高拱乾)應允幫忙再聚資萬兩得以竣工引水,感念其德而名-「道爺圳」,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此圳以「諸羅山大陂」、「柴頭港陂」、「埤麻腳埤」為滯洪池,魚寮水系則作為與「加走陂」間的滯洪引道,之間長可七公里有餘與嘉義市大溪厝銜接。大正十二年與「將軍圳」(康熙二十六年1687)合併名-「道將圳」,再引三界埔赤蘭溪流貼補八掌溪水源的不足。聚此嘉義西部平原得以一年兩季稻作,餘暇仍可雜作貼補家計。可見此圳對嘉義平原的發展足具貢獻。
魚寮遺址可分上層出土(2000-3000)、第二層出土研究(3500-4500)面積廣達三十餘公頃(依鹿野忠雄記載),沿著此段古圳不遠有著白鴿厝遺址、南新遺址、柴頭港遺址,又從大溪厝的「檳榔園」過嘉義市的番仔溝到洪雅族聚落的「諸羅山社」,可以初窺平埔族的發展脈絡。
魚寮聚落原先是有七個社群的聚集,後因盜匪的殺掠而散庄。聚落信仰保安宮主祀三山國王與王爺夫人,據傳為明鄭時期大陸祖廟供奉來台,至今也有三百餘年以上。往東七百公尺大眾爺廟後方,有一糖廠鐵道以南北走向,銜接高鐵五十米道與嘉朴公路。水圳穿越中山高接近「蓖麻腳埤」制水閘有一「元帥廟」據傳是為林爽文事變陣亡的清朝兵將一十三人。
聚落近代發展與周邊糖業密不可分,白鴿厝農場與廢棄的中島農場記錄著糖業的發展史,而鐵道早期據傳是南北的戰略預備要道。從人文、地理脈絡的發展我們看到歷史的縱深,從水圳的紋理找到聚落的發展軌蹟,而糖業成就現代化的台灣,但聚落產業是否會跟糖業一樣走入歷史灰燼。我們想本份的回到一切的原點從新審視,或許能夠有樂觀的理由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、產業和永續經營的願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