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2008水圳會議之水圳議題介紹 桃園:埤塘

桃園台地群最初是由古石門溪(今大漢溪)沖積而成。約在一萬多年前由於台北盆地陷落,古石門溪被襲奪而改道淡水河入海,使得整個台地面的溪流皆成了斷頭河,由於缺乏源遠流長的流水提供灌溉使用,加上沖積扇的紅土礫石層保水不易,每逢旱季農作物的灌溉便成為大問題。因此,先民早在明清時代就開始築埤圳蓄水做為灌溉水源,利用地形上的低窪地闢為埤塘,或於台地面緩坡下方築堤成池塘,儲存地表水,供農田灌溉耕作使用。
早期的埤塘以儲存雨水為主,因此多為看天池,民國元年桃園台地發生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,日本當局便決定興建桃園大圳,就是現今台地水圳系統發展之始。桃園大圳於民國五年開始興建,17年(1928年)才全部竣工,桃園大圳儲集大嵙崁溪溪水與天然雨水,是台灣最早的大規模水利工程。

後來桃園大圳完成,曾經在民國18年台灣發生罕見的旱災,但是在大圳灌溉區內的農田卻不受影響,由此可見桃園大圳的灌溉的重要性。

後於民國53年(1964年)石門水庫工程竣工,桃園大圳進水口改自後池堰取水,桃園大圳之灌溉面積,涵蓋當今桃園縣、桃園市、大溪鎮、八德市、龜山鄉、蘆竹鄉、大園鄉、中壢市、觀音鄉、新屋鄉、楊梅鎮等地,共二萬二千多公頃耕地獲得灌溉,並使原為亢旱缺水之高台地變為二期作之種稻良田。

更多資訊 請連結

沒有留言: